小奎,男,16岁,高二在读学生。从小成绩优异,是全家人的骄傲。初二开始,小奎开始逃学上网,经常夜不归宿。父母不能批评,老师不能教育,否则定然出口顶撞,甚者出手相向。2012年2月,小奎连续5天6夜泡在网吧,之后被父母抓回家。在家里父母的指责之下,情绪躁动,对正在病床上的母亲拳脚相加,之后跑出家门,一个多月没有回家。父母无奈,最后只能将小奎送往长沙青少年叛逆网瘾转变基地——素德励志教育学校。
初到素德
刚到的时候小奎抵触情绪比较大,沉默寡言,有时候甚至和教官对垒,并拒绝和心理老师进行沟通。不过,在李老师的不断感化和帮助下,小奎慢慢的放弃了抵触,跟同学和老师能较好的相处,在训练学习中也能够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。最重要的是,乐于沟通,积极将自己的苦恼、想法跟心理老师诉说,诚心听老师的分析和意见。
通过素德《青少年成长问题解决系统》我们得知,小奎有一个幸福的童年,家境宽裕,父母恩爱,家庭十分和谐,成长环境可谓是优于大部分同龄人。但因为小奎是独生子,虽然平时在学习上对孩子要求严格,但对于生活上的其他要求可谓是有求必应,溺爱有加,要什么父母就给他买什么,一个月的零花钱是一千多元,父亲常开车接他放学,家务活从不沾手。这样的不等价交换,看似平衡,但只要一方出现问题,另一方便会彻底失衡。并不是长久之计。父母的行为在无形当中给小奎施加了压力。
专家分析
素德心理专家李老师心理教授分析,小奎从小成绩优秀,家人对其不合理的高期望值,使小奎倍感压力,对学习的兴趣在这种压力下被慢慢磨损,厌学情绪滋生,叛逆意识在歪曲着发展,这是小奎沉迷网瘾,对父母非常逆反,甚至出手相向的根本原因。他实际上走了一条特殊的情绪曲线:为了迎合家人的高期望值,认真学习——厌恶学习——厌恶家人——逆反——沉迷网络。
素德援手
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小奎,我校的心理专家们决定从小奎的心理上着手进校开始,素德便开始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和抗压能力,使他性格上变得坚强。
同时,从心理上去引导小奎把学习变成自己的事而不是为父母而学。这样,小奎就不会因为成绩的好坏而承受来自父母无形的压力。在他遇到英语上的难题无法攻克准备放弃的时候给予他信心,鼓励他。
另外,我校还和家长进行了沟通,希望父母不要给予孩子太高的期望值,不要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成绩好,而忽视了人格的完整培养,应该多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,让孩子在身体上,心理上都能够全方面发展。
转化效果
通过几个月集军事训练,心理辅导,文化教育三位一体的的特训生活,小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,生活自理能力有了明显改善;改变了以前看问题的偏执看法,有了一定的承受挫折和忍耐吃苦的能力;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,对自己原来的学习态度有较深刻的反省;对父母之前的行为也表示理解,和父母沟通之后表示会进一步提升自己,努力学习。
搜索标签:
添加微信号
关注公众号
本站关键词:四川特训学校,管教学校,青少年特训学校,叛逆小孩教育学校,叛逆孩子学校,青少年叛逆管教学校
Copyright © 2012-2022 武汉怡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网站地图 SITEMAP.XML
网站地图 SITEMAP.HTML
TAG标签
网站lCP备案号: 鄂ICP备2021014215号-15